【棒球】兄弟封王夜之「黃浩然的那球,是界內還是界外?」

文/小元

10/07(三)是兄弟在新竹的封王日,當天除了拋彩帶外,
場上也發生了一個頗有爭議的play,黃浩然擊出的那球,是界內還是界外?

此分類文章不討論裁判的判決正確與否,只是想以實際的例子,
介紹一些常見、球迷卻不容易弄清楚的狀況。歡迎大家一起討論、也歡迎提問~
(有任何疏漏誤植,請不吝指正。)

引用規則:
【棒球規則】2.25 界內球(FAIR BALL):
係指擊球員擊出之球,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而言。
(B) 球經過一壘或三壘彈躍通過,往外野方向去時,觸於界內區或從界內區空間通過者。

那顆球是落地後的高彈跳(重點,也就是規則所說的「彈躍通過」。不是高彈跳是飛球的話,是看落點沒錯。若在未落地前碰到手套,看接觸時的垂直落點),因此若當通過三壘壘包上空時球仍在界內,就是界內,跟第二落點到底在界內還界外,一點關係都沒有!

而到底是依據壘包的哪個點作為依據?在說明前,先來一張我畫的示意圖,圖中的黃線是球的軌跡,實線是擊中球到第一次落地的軌跡、虛線是從高彈跳到第二次落地的飛行軌跡,中間有飛過界外區、最後在三壘壘包前拐回來。請問這球是界內還是界外?

圖解1.png
(圖片來源:自行繪製。)

解:這球是界內。只要球有在最後進入界內,即是界內球。然而這有一個但書,「球有碰到壘包,一律算是界內球」。因此若是球一開始就飛出去,但打到石頭或是其他東西後彈回來碰到壘包、然後又滾回去界外(好有事的一顆球……),也算界內喔!

(此段落有修正過,感謝蘇建文老師。)

會有這麼剛好嗎?不是不可能的喔!

2006.10.02 兄弟 vs. La New,三局下,石志偉的打席、投手是蕭任汶,就發生了球一開始滾出界外、但因為擊中跑壘教練指導區的角落,正好那裡是紅土與草皮的交界,因此又彈了回來。三壘審馬上判為界內球、內野安打一支!所以在還沒確定是否通過壘包,可都不能輕易下判決,因為我們永遠都不知道,球場上會有什麼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XD

1007case3.png

1007case4.png圖片來源:中職官方youtube影片擷圖

而從影片的慢動作播放(youtube可以選擇0.25倍速播放)可以看到,在03:25秒,球還沒落地,裁判早已準備比出界內的手勢(第一張圖),在球第二次落地瞬間(第二張圖)同時完成動作。再強調一次,高彈跳球,是看通過壘包時的位置,跟落點是界內還界外一點關係都沒有,所以裁判在看到球通過三壘壘包上空就做出判決的舉動,非常正確、一點問題都沒有。(但判決是否確實無誤……嗯,這是另一回事。)

即便是正好坐在三壘線往後延伸那區的球迷,球場是立體空間、球又那麼小,加上球迷在離壘包至少有50公尺以上,當距離一遠,距離感很容易失準,我想也很難判定到底通過壘包上空時,到底是在界內還界外。

IMG_5717.jpg真的要「正確」的判決,唯一有可能的,就是要從球場上空俯視空拍。可是礙於臺灣都是室外球場、加上棒球場與棒球本身的比例是所有球類運動中最大的(見上圖,攝於「夢想超極限 棒球英雄展」),要在棒球場上推行鷹眼系統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在設備有限的情況下,拍攝團隊要怎麼拍到最好的畫面,這也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。

然而,規則複雜、變數極多,不也是棒球之所以迷人的原因之一嗎?~

※本文同步發表於小元看棒球@運動視界

  LINE預約諮詢  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