諮商所推甄正取心得(非本科+理工背景)

DSC_1632.jpg

前言

  首先,感謝一路上的許多人,指導教授、老師、工作坊帶領者、機構培訓同學、部落格讀者、朋友、家人,與其他族繁不及列表、在生命中出現的所有人事物。不論我在當下的感受是好或壞,都讓我有所反思與成長,是你們成就了這份喜悅,由衷感激一切。

  以下分享僅供參考,我相信比起看我的心得,更重要的是各位得找到自己的生命故事,並賦予它意義。因為,那才是「你的」。

  以下分成三部份分享:一、個人背景介紹 二、備審資料(含自傳&研究計畫) 三、各校面試心得:中教大、亞洲、東華(正取)

一、個人背景、推甄結果

  國立大學數位學習相關科系碩士 論文成績98、畢業總成績91.26
  國立大學數學系學士 系排5/44  

學校報考人數正取名額初試分數初試最低面試總成績正取最低
國北教1891080聽說近90XXX
實踐77980XXX
中教大105988.67無初試7781.66883.53
亞洲47782.67無初試8081.06889.534
東華74887未知82.584.382.22
推甄結果(依日期順序排列)

  想轉換跑道,大概是兩年前起的念頭,但差不多是到一年前的推甄季,才真正下定決心。碩士的最後一學期(2016春)有到大學部心諮系下修了兩門課,稍微體驗兼確認這確實是自己想走的領域後,決定報考心諮所。

  暑假寫完論文、也拿到學位後,邊休息邊投履歷、面試,一個月後便開始工作,同時我參加的志工機構培訓進入見習與實習階段,因此這段時間,我是工作、培訓、推甄三頭燒。

二、備審資料

  不管推哪間學校哪個科系,研究所的備審資料不外乎4項:1. 成績單 2. 自傳 3. 研究計畫 4. 其他有助審查資料。有些學校會有推薦函,我是請指導教授,還有去大學部修課時的心諮系老師幫我寫,指導教授就不必說了。我去大學部修課的一學期,每一堂課都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課,每一堂。且都盡可能預習也複習,考試成績也都是前幾高分,應該算讓老師留下不錯的印象,因此寫mail請老師幫忙,她馬上答應。

(一)成績單

  成績單好像沒什麼好說的(喂),就是過去學習經驗的一個證明,縱使比起其他科系來說,諮商相關領域比較沒那麼看重成績,但我覺得某種程度而言,這是一種「負責任」的表現。

  倘若是在學期間就準備要轉換跑道、學校又有相關科系的話,可以考慮去跨系修個課。一來做為「我真的是有興趣、也有去接觸瞭解」的證明,二來是可以抵學分啊太太!非本科的錄取生在碩一最辛苦的就是這個補修學分了……_(:3]<)_

(二)自傳

  自傳說好寫是好寫、畢竟是寫自己,但說難寫好像也有點難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人生,要怎麼寫得精采?而且這是「自傳」、是給老師看的,不是回憶錄,如何取捨並萃取出最精華的部份,最好還能富故事性、有承先起後首尾呼應。除了文筆之外,不斷地反思與整理,是我認為最花時間、但也是最重要的部份。

  沉思檢視自己人生路上的這個髮夾彎,發現這其實不是偶然的一時衝動,回首過去很多片刻,有多處都一直與心理、諮商有所交集,只是這個交集在當時並不是那麼明顯。

  幾經思考及刪減,我最後分成四個階段來寫,標題分別如下。(btw, 標題與我的內容有關、與「我」有關,因此照抄不會增加上榜機會喔XD)

  第一章 曾為求助者:與諮商初次接觸
  第二章 與心相遇:反思與改變
  第三章 學著相信直覺:理性與感性交融
  第四章 未來發展方向

  除了最後的「未來發展方向」我會去參考該校的課程架構,以及該所研究領域做微調之外,前面三部份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。(不過「未來發展方向」只有比較晚寄資料的中教大、亞洲、東華有放……)

(三)研究計畫

  我去年(2015)也有試著推甄過,但是受限時間緊迫,當時只推了一間私校。雖然沒上,但那時聽說明會有聽到「研究計畫」是老師們非常看重的部份。

  覺得有些意外?但這裡畢竟是「研究所」,論文是畢業條件之一。我2022年秋天取得心理師開始執業工作,也覺得即便不寫論文。但運用「研究」的態度思考問題,是重要的能力。

  加上我又是以碩士學歷報考,這可能是我與其他考生不同的特色。不管是老師會以比較高的標準來看我的計畫、還是對自己的要求,我都認為自己不能只寫幾頁就交差了事。都知道是「特色」,有可能會被問,那好好準備也容易讓人印象深刻!

  所以我在2015年的秋天,以提proposal的規格,從緒論的研究動機與目標、名詞解釋、預期貢獻,第二章文獻探討,到第三章的研究方法……總之把前三章該寫的都帶到了,一共寫了18頁、再加參考文獻中英文各2頁,總計約11,000字。想知道我寫什麼、怎麼寫?請看Q&A 1。

  我並不是在說自己很厲害或是每個人都得這麼做,而是認為這是我對「已經唸到碩士才跨領域」的一個交待,因為我確實已經拿到一個碩士、也自認有從中得到收穫,這是我的一部份。

  當時雖未能因此推甄上榜,但到了今年(2016)、這個已經寫好的研究計畫說是救命符一點都不為過,它大大減少了我準備資料的時間,只稍微再潤飾字句、調整排版表格之類而己,其他的心力通通都放在寫自傳上。

(四)其他有助審查資料

  工作坊、張老師/生命線培訓、課外活動等,這些不是砸錢就是砸時間,還是一句話,學生就多多利用學校資源吧!這部份我除了在自傳中的二、三兩章以文字敘述外,也放上照片以茲證明。

  最後,我有額外整理出一張一頁的簡歷,列出所有參加過的活動、工作坊、志工活動總時數,讓老師即便沒時間看自傳,光看這張表也能很快知道我為準備轉換跑道做了哪些努力。

三、各校面試心得:中教大、亞洲、東華

(一)國立臺中教育大學

  無初試,所有人都可以參加面試

  書審88.67(50%)、面試77(50%) 總成績81.668(備取,正取最低總分:83.53)

  採團體面試,約10人一組。前10分鐘會有工作人員說明,面試老師及同學的座位配置如下圖。

推甄諮商所中教大.png

  考生為上圖的正方形,角落ABC三個六角型代表三位老師;由工作人員代為抽題,我們抽到的情境是要對大一新生設計兩天一夜的班級輔導,白色壁報紙及彩色筆放在中間的圓桌(黑色圓圈)。

  時間共30分鐘,我們的任務是要在25分鐘內擬出一個活動計畫,老師會走動觀察;5分鐘個人作答兩個問題:(1)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 (2)對團體的貢獻。

.心得
  根本不知道老師的評分標準為何,因此就做自己吧……

  我認為其實也很難假裝或隱藏,因為只要發言或互動,就會呈現出自己習慣的樣子。像我當有人問有誰要寫海報,沉默兩秒沒人自願我就自願了,也負責整理大家的意見。

  至於好不好、對不對……我想沒有好不好、對不對的問題,只有「適不適合」。這也是我因工作關係面試人的經驗,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因此怎麼可能簡單地說誰好誰不好呢~

(二)亞洲大學

  心理學系碩士班諮商心理學組 無初試,所有人都可以參加面試

  書審82.67(40%)、面試80(60%) 總成績81.068(備取,正取最低總分:89.534)

  5人一組的團體面試,有三位老師。約30分鐘,共有五個部份。
1. 個案題(8分鐘)
  其實說是個案題不太貼切,但我找不到更合適的形容……個案會說一下他的狀況,我們輪流提問。有人做同理、有人探索,當然也有人給建議。

2. 討論(8分鐘)
  圍成半圓討論個案的狀況,有哪些議題?想以什麼方式處遇?

3. 個人時間(每人1分鐘)
  「覺得想給老師知道的事?」有人問是自我介紹嗎?老師說都可以。因此有人開始自我介紹、說自己有參加學術研討、社團表現等等。我自認為(哈)這些老師有看備審的話都知道,因此只說自己在志工機構實習的心得與反思(因為寄資料時還沒有這塊),想告訴老師我在資料寄出到面試這段時間,還是在這條路上不斷努力。

4. 問問題(一人一個)
  有任何問題想問的,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人問「研究生們快樂嗎?」身為一個已經寫過論文、拿到碩士學位的人而言,當下笑了w

  我說的是,「聽起來只有我一個是非本科系的,我比較想知道除了補學分之外,老師有沒有對非本科的同學,建議在這段時間可以做什麼努力?」這個問題我想表現的是自己已經準備好了,能知道的我也都有做功課,但實際上會遇到什麼狀況還是老師最清楚,因此想請老師指教。

5. 在團體討論中的動力與反思(每人1分鐘)
  在大家都忘了差不多的最後階段來這題……根本回馬槍=皿=

  我只簡單說我接了誰的話,自己的狀況是什麼。事後自認不是回答得很好,根據我修過的團體動力學,被問到這題可以說情緒的部份、談話的脈絡。要我現在回答,大概會說:「我覺得有一種暗潮洶湧與虛假在我們之間,因為這是考試,所以明明不認同對方的話、也要表現出認同。

(三)國立東華大學 正取

 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班諮商心理學組

  書審87(40%)、口試82.5(60%) 總成績84.3(正取4,正取最低總分:82.22)

  終於來到東華了!在去東華面試前,亞洲跟中教大放榜、都是備取,所以東華是我最後的希望。而在前頭,得知國北教跟實踐初試都沒過時,那時的男友擔心我很失落而出言安慰時,我半開玩笑地回說:「沒關係啦,如果只上東華也很好啊,反正一個人也只能唸一間學校嘛~只是等待的過程可能會很焦慮就是了。

  話真的不能亂講啊各位ˊ_ゝˋ

  有些學校在推甄會限制相關科系方能報名,因此我可以報的學校並不多,國北教跟東華是我的第1、2志願。

  (在真正到東華就讀後,這個「第2志願」不斷地讓我感到這是比預期更好的結果。花蓮的地廣人稀、所上的風氣與師生情誼,都讓我感到很自在。讀諮商所,我想學的不只是知識,也是學「成為一個人」吧。在成為心理師之前。)

  如果是從外地過去的考生,車票跟住宿切記先打點好如果初試沒通過馬上退火車票,頂多收個20塊到10%的手續費,但不先買的話,可是有錢也買不到啊……我買普悠瑪號,住東華會館(1,400/晚,附早餐),反正一切以方便簡單為主。(有個小插曲是我差點趕不上臺鐵的轉車,感謝12/01臺鐵1184車次的列車長小姐告訴我們不要刷悠遊卡出站再進站、會來不及,直接補票比較好,謝謝您m(_ _)m)

  我是11點多面試,用過早餐、就跟會館借了腳踏車去逛校園(我真的是來考試的沒錯)。不知為何,我在東華踩著腳踏車前往面試地點的路途上非常開心、也很喜歡東華的校園環境,真的十分怡人。以《PS,我愛你》女主角荷莉(Holly)找工作時的話來說,即為:「我覺得自己可以在這裡好好唸書。」(我現在的工作在面試當天也有這種感覺,後來也真的錄取)

  面試一共有兩關,個別面試、個案演練,各10分鐘。

1. 個別面試

  在出發的前一天,因為這是我最後一間學校、也是唯一有可能正取的學校,故我思考自己到底還能做什麼增加上榜機會?後來,我決定再準備一份簡歷,第1頁直接呈現「我想被老師問到的內容」,像是我的理工背景、碩士學歷、培訓經驗,2~4頁放的我辦活動的文宣設計,以及我刊在報紙的文章(從10幾篇中選出我自己很喜歡、又有點相關的這3篇,〈愛情幻形怪〉〈寫作花園〉〈分手後 好好說再見〉)。

  以下依序列出老師提的問題。
  (1) 喔!妳已經有一個碩士了?
  (2) 大學數學系?這樣跨很大耶?
  (3) 為什麼不會?那妳能說說數學跟諮商有什麼關連嗎?(Bingo!!我超想被問到這題!能被問到這題,這場面試我沒什麼遺憾了!)
  (4) 怎麼會想轉到諮商?
  (5) 所以看起來理工科的長年訓練是妳的優勢,那妳覺得有什麼限制或不足的嗎?
  (6) 妳家住哪?還有考哪些學校?
  (7) 工作內容是?
  (8) 這麼常開會?聽起來一定很忙,妳都怎麼調適?(另一位老師問最大的困難是?)
  (9) 我看妳有在逗點那邊辦活動,是在那邊打工嗎?那裡是做青少年公益的對吧?(澄清不是在那打工,只是挑那邊辦活動,但的確是認同他們的理念而刻意選的。)
  (10) 目前是不是有特別偏好的議題或對象?

  以結果論來說,我覺得自己準備那份簡歷很有幫助,因為老師們手邊沒有書審的資料。故我準備的資料等於給了老師們一些可以問的東西,不會還要花時間自我介紹。因此這10分鐘裡,是不斷地在對話問答,甚至在聊到響鈴、時間到了,老師們第一時間還沒注意,是有一位老師說:「唉呀時間是不是到了?為了公平起見,我們就在這邊結束囉。」

2. 個案演練

  7分鐘演練 + 3分鐘問答,7分鐘能做的大概就同理,然後一點建立關係(詢問名字),我忘了做場面構成(保密協定等)……因此我覺得自己完全沒表現好,還誤解個案的一部份議題Orz”

  三分鐘的提問問題如下(前三個是一起問的,最後一個是老師從我的回答中再提問)。
  (1) 妳剛剛的諮商目標是什麼?
  (2) 妳覺得自己剛剛哪邊做得好、哪邊做得不好?
  (3) 如果同個個案再給妳一次,妳會想保留或加強哪部份?捨去或減少哪部份?
  (4) 妳說要加強同理,妳覺得只要同理就好了嗎?

  還好有這3+1個提問,應該有補回一點分數QQ

心得

  不論是個別面試還是個案演練,東華的面試給我兩個很強烈的想法:一、你知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?二、自己的限制跟不足在哪裡?

  以我知道的諮商來說,這的確是兩個重要的問題,因為諮商沒有所謂「完美」或是「正確」、也沒有一套固定的標準,而只要是跟「人」有關的工作,保持開放與時刻反思,或許是比知識與技術更重要的態度

  我認為東華還蠻肯給非本科系的學生機會,只是依在那邊實習的朋友及面試經驗,老師好像比較偏愛有一點諮商實務經驗的考生。我想這是因為,有真正的實務經驗,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。

  知道自己的限制與不足,其實是一件頗為挫折的事,但也因為知道不足,才能永保求知若渴、虛懷若愚的態度吧。

後記

  從高中至碩士都是理工背景的自己,能在認真準備一年就推上真的非常幸運、也很感激。感情諮詢經驗、志工機構的培訓經驗都有派上用場,正職工作、我有收履歷及面試人的機會(一個「自己的同事自己面試」的概念),才能從「面試官」的角度去想「在時間有限之下,老師會想看什麼」。

  許多前輩、朋友的經驗都提醒:考上研究所、或許是這條路最簡單的一關。但不論前方是何許高山與漫漫長路,現在總算是拿到入山證。接下來這條路,我想是不會有終點的一天。但我也是因為沒有終點,而選擇之。

  祝福各位,再次感謝一切。

  p.s.:有任何問題,歡迎留言提問、在能力範圍內,我會盡量回答。(請以公開留言發問喔,謝謝~)

2022秋,取得心理師執照後

  託各位的福,我已於通過心理執照考試。

  從收到研究所錄取通知、到取得心理師執照,6年後重讀。我覺得這也是一段「讓自己不留遺憾」的過程。

  在修課唸書、在實習、在準備執照國考、在正式執業,每個階段都有可能因為忙碌、因為資訊太多而感到有些疲憊、迷惘。此時再次回顧自己努力的過程,或許可以重新喚醒心底重要的聲音。「當初為什麼工作得好好的、日子過得好好的,卻要考研究所?」,當心理師一定要研究所學歷,但「只有當心理師才能做你想做的事嗎?喜歡心理學、喜歡和人接觸,有很多工作也符合這兩個條件,為什麼偏偏是心理師?」

  我的話,一直都是這裡。在我唸書期間,仍有讀者來向我言謝、想找我諮詢/諮商。謝謝你們讓我知道:「人性和文章能跨越時空。」

Q&A(回覆留言,持續更新)

1. 研究計畫該怎麼寫、要寫幾頁?

  (回覆留言#3)如果要在短時間內瞭解寫論文是怎麼一回事的話,我想最快的方法是去找本這個領域的論文來看(或是找類似「如何寫論文」的工具書)。你會看到,一本論文是由五章所構成的(有少數可能是六章、七章,但大致的架構是 1.緒論 2. 文獻探討 3. 研究方法 4. 研究成果 5.結論與建議)。而碩士論文所說的「研究計畫」,指的就是到研究方法之前的三章。

  你可能會疑惑:「欸那樣不是等於論文都寫了一半了嗎?」的確是的,所以我才說不必每個人都這樣(笑)。因為對於一般拿學士學位的考生來說,沒寫過論文才是常態,更別提我說得輕巧,但實際上要弄清楚得好好花一些時間的論文格式。

  以上說的都是架構、有點像是寫作文要有起承轉合。但對於「內容」、也就是你的研究題目、研究對象,就是你的功課囉。

  你對什麼樣的議題、族群有興趣?這部份也就是論文第一章緒論裡的研究動機。如果還是不很清楚的話,或許可以想想自己為什麼想唸這個研究所、畢業後想和什麼樣的族群一起工作?這部份很多人會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去找,或是身邊曾讓你感動的人和事上出發。

  我寫什麼?我一直對分手、復合、關係的變化與修復感興趣。寫分手失戀的歷程是我的起點,目前點閱率最高的2篇文章,一篇寫想復合怎麼辦、一篇談要不要封鎖對方。以「分手—復合」做為研究計畫的核心概念。

  不過研究計畫歸計畫,真正開始做的題目,通常都要經過與指導教授的討論、更仔細地回顧文獻,來來回回討論好幾次才會定案。某次meeting,指導教授告訴我:「很少人能真正做完申請時寫的題目。」

  許多同學在與老師討論的過程,發現方法太難、有人做過,或是對原本題目沒那麼有興趣而改變題目。

  我的計劃在老師們的討論與建議後改了研究方法。比起一般常見的訪談敘事,改成更像我、我的理工魂更能接受的紮根理論,完成〈愛情關係中的分手─復合歷程之紮根理論研究〉

  最後有關要寫幾頁的問題,其實比起硬性說要寫幾頁,我會覺得是要看「你需要幾頁說清楚你的研究計畫呢?」我之前聽的說明會,有老師認為10-12頁是適合的頁數,足夠說清楚研究方向、目的、方法,但又不致於太瑣碎冗長。

  但像我寫到近20頁,也沒人可以阻止我。當然也有人是3頁、5頁甚至是1頁就結束的。可能有人會說研究計畫沒人看、不重要……但我認為沒有人可以保證如何能「100%上榜」,因此只能盡自己所能、好好準備到自己不留遺憾的程度吧。

2. 個案演練的內容和議題?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?

  (回覆留言#4)演練的題目只能說你想得到的、想不到的都有可能。面試的老師們每年無不挖空心思(無誤)在變換題目,每年扮演個案的學生也不一樣。像我去面試過亞洲大學兩次,兩次連形式都不一樣。至於「晤談上有沒有什需要注意的呢」這個問題,我想並沒有什麼「標準/正確答案」,因此除了每本書都會寫到的傾聽、同理、情感反應之外,可能還是要請你問問自己:「你心中對『一個心理師』的想像是怎麼樣的?」

  做你現在會做、能做的。

  若想進一步瞭解諮商所就讀所學、準備面試,歡迎預約單次諮詢

※此文亦發表於PTT graduate板


延伸閱讀

〈「吸引力法則」──為什麼許了願,卻沒有實現?〉

〈尋找自己的使命與志業〉

《正向思考不是你想的那樣》:追夢,不能只靠正面思考

  LINE預約諮詢  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  1. 恭喜~
    雖然遲到很久XD
    版主回覆:(05/11/2017 11:25:41 AM)
    queen:
      哈哈,心意是一樣的啦,謝謝妳~

  2. 您好~想請問上面說到,您在東華面試時 另外準備簡歷給面試官參閱~所以那份簡歷是另外製作在個人面試時 主動給老師參考的嗎?
    版主回覆:(07/24/2017 04:57:19 PM)
    哈囉SHAN~
      是的,面試時給老師的簡歷是另外製作。不過不是每間學校都有安排個人面試,如果是團體面試,幾乎都是禁止攜帶任何物品入場的喔。
      祝福 🙂

  3. 你好,看到你的分享真的很感謝。
    我想請問,你提到你的 研究計畫 是 以 你已是碩生來做標準,那我本身 非為 本科系 ,目前已大學畢業,也未寫過論文,基本甄試的研究計畫需包含哪些基本項目?而有建議盡量幾頁嗎? 是越多越好嗎? 還是有著手寫研究計畫的建議方法嗎?
    版主回覆:(07/28/2017 01:07:26 AM)
    Dear 訪客momo~
      如果要在短時間內瞭解寫論文是怎麼一回事的話,我想最快的方法是去找本這個領域的論文來看(或是找類似「如何寫論文」的工具書)。你可以看到,一本論文是由五章所構成的(有少數可能會有六章、七章,但大致的架構是緒論、文獻探討、研究方法、研究成果、結論與建議五項)。而碩士論文所說的「研究計畫」指的就是前三章,到研究進行的方法。
      你可能會疑惑:「欸那樣不是等於論文都寫了一半了嗎?」的確是的,所以我才說不必每個人都這樣(笑)。因為對於一般拿學士學位的考生來說,沒寫過論文才是常態,更別提我說得輕巧,但實際上要弄清楚得好好花一些時間的論文格式。
      以上說的都是架構、有點像是寫作文要有起承轉合,但對於「內容」、也就是你的研究題目、研究對象,就是你的功課囉。
      你對什麼樣的議題、族群有興趣?這部份也就是論文第一章緒論裡的研究動機。如果還是不很清楚的話,或許可以想想自己為什麼想唸這個研究所、畢業後想和什麼樣的族群一起工作?這部份很多人會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去找,或是身邊曾讓你感動的人身上出發。
      最後有關要寫幾頁的問題嘛,其實比起硬性說要寫幾頁,我會覺得還是要看「你需要幾頁說清楚你的研究計畫呢?」我之前聽過的說明會,有老師認為10-12頁是適合的頁數,但像我寫到近20頁,也沒人可以阻止我~當然也有人是3頁、5頁甚至是1頁就結束的,甚至會有人說研究計畫沒人看、不重要。但我想既然要考,就盡自己所能、好好準備到自己不留遺憾的程度吧。
      以上,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。祝福 🙂

  4. 你好
    我是今年推甄 要參加複試的學生
    你的這篇文章幫助我很多
    也想請問
    不知道能不能多了解關於個案演練時的內容
    像是個案議題可能的類型
    還有晤談上有沒有什麼是需要注意的呢
    麻煩你了
    謝謝你
    版主回覆:(11/12/2018 10:15:04 PM)
    william你好:
      首先謝謝你的肯定 😀
      個案的議題嘛……只能說你想得到的、想不到的都有可能。諮商所的老師們每年無不挖空心思(無誤)地在變換題目,每年扮演個案的學生也不一樣。像我去面試過亞洲大學兩次,兩次連形式都不一樣。
      延續「晤談上有沒有什需要注意的呢」這個問題,我想並沒有什麼「正確答案」,因此除了每本書都會寫到的傾聽、同理、情感反應之外,可能還是要請你問問自己:「你心中對『一個合格心理師』的想像是怎麼樣的呢?」
      祝複試順利 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