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品】心靈花草茶》好好吃飯

文/小元

IMG_4935.jpg
※照片翻攝自《自由時報》

2014.12.13 刊於《自由時報》花編副刊

  以前,我是個做什麼都快的驚急風,做事快、走路快、打字快、看書快……連吃飯,都是以「五分鐘解決」為標準,吃完拿張紙巾一抹,回頭繼續衝鋒陷陣。一直到數年前開始學日文後,原本的舊習才有所改變。

  曾赴日留學的日文老師,在課堂上不只教授語言,亦不時分享日本的文化與各式習俗。當介紹到關於餐桌用語的單元時,記得老師拿起早已準備在一旁的筷子,邊示範邊解釋:「筷子拿起後,放在雙手虎口處,接著合掌,說:『いただきます(itadakimasu)』……」提及茶道,也向我們說明「一期一會」的意義。

  不論是「いただきます」還是「一期一會」,原意都偏向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或緣份,但藉著這兩句日文,我開始思考「食物與人」的關係。我會向師傅道謝,可是卻忽略了食物本身,因此用餐過程總是心不在焉、草草了事。每個蔬果、每塊肉,都曾是生命、也都曾奮力地活著。它們在即將到達成熟飽滿的顛峰之際,被收割宰殺、烹煮為食,最後入口,作為你我生存的能量來源,成為人體的一部份。

  體會到這點後,我開始改變用餐習慣,吃飯時盡可能地不滑手機、不看新聞,沒有那麼多十萬火急、慢個一時半刻就會天崩地裂的大事。我讓吃飯的時刻,剩下自己、與眼前的食物。而那聲「いただきます」,對師傅說、也對食物說。如果「一期一會」是提醒人們要珍惜此時此刻的「當下」,那每次與食物的相逢,不也是種倏忽即逝的偶遇。

  飯,專心吃;日子,不留遺憾地過[1]

 

創作靈感分享

  這篇文章,我不知道能不能說是因為學過日文、還是因為多年前讀過蔣勳老師的著作[2],也或許是那天到素食餐廳用餐,繆思女神給我點的燈泡。對於食物,我一直有種特殊的情感。

  在說自己跟食物之間的關係之前,我想先談談關於動物們的食物,已經忘記是國小還是國中,那時候家裡有第四台,電視轉啊轉,總是很容易在Discovery、國家地理頻道、動物星球這三台停下來,除了書本上寫的「食物鏈」三字之外,這三台用最活生生血淋淋的畫面,教我什麼叫「弱肉強食」,什麼叫「大自然的法則」。

  因此,當生物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獵豹獵殺其他草原動物的影片,身邊同學一句「好殘忍喔……」,只換來我「哼」的一聲冷笑。

  獅子獵豹殺生叫殘忍?可是我看你中午吃肉也吃得挺開心的嘛。

  還是說因為沒有親眼目睹血淋淋的肉塊,因此不覺得那些食物也曾經是生命?如果是這樣的話,我想生命教育可能還不夠成功,義務教育應該要安排學生們參觀一下屠宰場。

  在生態學上,有個「十分之一定律」(Lindeman,1942[3]),這是在說明食物鏈中,每一層的能量都只有1/10能傳遞到下一層,剩下的9/10,在產生熱能、生長毛髮骨骼時消耗掉了。因此佛教提倡吃素,我認為重點不是在「不殺生」(植物也是生命),而是環保,不要浪費能量、減少碳足跡。

  常常有人問我,「怎麼這麼瘦?」除了天生腸胃傲嬌[4][5],面對對食物的態度,我想也有很大的關係。我吃東西的理由,和肉食動物狩獵的理由一樣,主要是為了生存、而非慾望,因此從來不會把自己吃到撐、吃到不能再吃。(生存也是一種慾望,但在這邊採用狹義的定義,意指「過度的享受」)

  如此控制自己的身體,這樣還會讓體重過重到哪去,應該很難,這不代表我無法品嚐美食,美食也好、粗茶淡飯也罷,重點在心懷感激、不浪費任何食物。

  獅子老虎獵豹虎鯨黑熊等肉食動物,也幾乎都是如此,只要飽了,牠們就不會再殺。不過量飲食、再加上不斷地鍛練奔走,或許這就是動物的體態穠纖合度的原因。而觀看虎鯨、大貓(大型貓科物動)、鷹等動物泅泳奔走飛翔的畫面,如此魅惑人心。

  在草食動物之中,被捕捉到的往往都是最病弱的個體,整個群體因為成天面對肉食動物的追捕、被強迫不斷汰弱。最後,活下來的倖存者,各個跑得快、長得壯,而肉食動物不想餓死的話,只能再跑得快一點、或是聰明一點,採用團隊合作。

  「人類有人類的玩法,我們和其他動物不一樣」,這我知道。即便如此,與其說出「好殘忍喔……」,這種無關痛癢、甚至是荒謬得可笑的話語,我選擇以尊重的態度,感謝吃下的每一口食物。

原文vs.刊出比較(供想要投稿的網友參考,黑字是我投稿的原文、紅字是編輯大人修改過的)

    好好吃

  以前,我是個做什麼都快的驚急風,做事快、走路快、打字快、看書快……連吃飯,都是以「五分鐘解決」為標準吃完拿張紙巾一抹回頭繼續衝鋒陷陣。一直到數年前開始學日文後,原本的舊習才有所改變。

  曾赴日留學的日文老師,在課堂上不只教授語言,亦不時分享日本的文化與各式習俗。當介紹到關於餐桌用語的單元時,記得老師拿起早準備在一旁的筷子邊示範邊解釋:「筷子拿起後、,放在雙手虎口處,接著合掌,說:『いただきます(itadakimasu)』……」提及茶道,也向我們說明「一期一會」的意義。

  不論是「いただきます」還是「一期一會」,原意都偏向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或緣份,但藉著這兩句日文,我開始思考「食物與人」的關係。我會向師傅道謝,可是卻忽略了食物本身,因此用餐過程總是心不在焉、草草了事。每蔬果、每塊肉,都曾是生命、也都曾奮力地活著。它們在即將到達成熟滿的顛峰之際,被收割宰殺、烹煮為食,最後入口,作為你我生存的能量來源成為人體的一部份。

  體會到這點後,我開始改變用餐習慣,吃飯時盡可能地不滑手機、不看新聞,沒有那麼多十萬火急、慢個一時半刻就會天崩地裂的大事。我讓吃飯的時刻,剩下自己、與眼前的食物。而那聲「いただきます」,對師傅說、也對食物說。如果「一期一會」是提醒人們要珍惜此時此刻的「當下」,那每次與食物的相逢,不也是種倏忽即逝的偶遇。

  飯,專心吃;日子,不留遺憾地過。

 

小元說……

  這篇文章修改之少,應該破了我自投稿以來的記錄,除了錯字(汗)與標點之外,只有蔬果的單位量詞從「顆」修改為「個」。

  這篇我個人非常喜歡,在創作靈感時有提到蔣勳老師,他的文風,是我寫小品文與生活雜記的目標及學習對象,那本《給青年藝術家的信》第九封信〈山色有無中〉[6],讀畢令人久久難以忘懷。

  〈山色有無中〉看起來是在談王維的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,以及「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」,表面上似乎是在談藝術、談文學,但如果要我來解讀,我會說蔣勳老師其實是在講人生。在數學上,「直」、「圓」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、是最基本的幾何圖形,可是在王維的詩句中,卻有種容納一切的廣闊。

  人生複雜難懂,不過《指月錄》卷二十八有段話是這麼寫的,「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。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。見山仍是山,見水仍是水。」上述這段話是在講人修行之後,反璞歸真的過程。那麼文學,是不是也能,而且也該如此?

  「用簡單的文字刻畫出心中的景色與意境、並讓讀者也感受得到」、「希望我的文字能超越時間,值得一讀再讀」,只要持續寫作不輟,這兩者就會是我的目標,我打算傾畢生之力追求
延伸閱讀
已刊出作品列表


[1]  比選舉更重要的事──關於器捐,與死亡
[2]  蔣勳(2006)。美的覺醒:蔣勳和你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ISBN:9573259265

[3]  Lindeman, R.L. (1942). Ten percent law(wiki). 台灣Wiki
[4]  《一個旅人,16張餐桌》心得:今天,吃了什麼?
[5]  〈清淡原味好〉簡單 就難耍花招
[6]  蔣勳(2004)。給青年藝術家的信。ISBN:9570827645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  1. 很喜歡妳這篇文章,剛好在妳投稿前一周,我也對細嚼慢嚥有些體悟。
    最近不知道為甚麼,吃飯如果吃太快,除了會不舒服外,還會覺得可惜。會很想要慢慢吃,品嚐食物的味道,變得越來越珍惜每一口的味道,每個曾與這味道有關聯的回憶。珍惜,體現在生活中,就是慢得優雅,吧?
    雖然下午三四點後就沒有進食,到了早上八九點還是不會想要狼吞虎嚥。儘管挨餓,儘管有飢餓感,但還是想要珍惜每一口的味道,想要專注吃飯,在吃飯中專注,在細嚼慢嚥中,嚼出幸福的味道。
    看完妳的文章後,當中提到的「一期一會」,一生僅有一次的相會,讓我陷入了思考。面對食物,真的是一輩子僅有一次的相會。我曾私下和妳聊過這件事,記得妳當時說:『水也是啊,水在一千年的水循環中,只有兩個星期會出現在陸地上。』
    聽完,我拿起杯子,喝了一口水,回憶起跟我一輩子只相處過一段時間的人事物。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,也格外珍惜現在擁有的時光。
    謝謝妳。
    版主回覆:(12/20/2014 12:46:45 AM)
    珍惜每個當下、認真體驗每一刻,或許就是獲得幸福最簡單直接的方法,而非喝高檔下午茶,吃美食。
    謝謝妳這位已經快十年的朋友~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