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日記】20160604 – 言論自由vs.傷人於無形

1339263869-473451870.jpg

文/小元

  近期PTT上因為言論自由出現種種風波,對於一個鄉民資歷不算太久,但登入次數也破了1600、目前是象板板主(昨天6/3正好是上任滿一年)的我來說,有一些感慨。

  「言論自由」到底界限在哪?我覺得某個人的文章很無聊又沒邏輯,我不喜歡。這時可不可以噓、可不可以罵廢、叫他滾?或者直接推文說「寫出這種東西,怎麼還有臉活在世界上?」但如果同意這樣的觀點,那我是不是也要承受別人用同樣的理由噓我、而且反駁的原因,就只是因為「我不喜歡」。

  每個人當然可以有自己的喜好與意見,但板主不能,至少不能因為這樣的喜好,而去因人設事地做出限制。身為板主,我認為自己有義務保障所有人的言論自由,即便我也不喜歡他的言論。「只要他沒有違規,就可以在象板發言」,這是我的判決標準與依據。

  母豬、魯蛇、三寶、CCR……每一個歧視用詞的背後,都在分化、做出「我們他們」的區別。某部份來說,這種區別我想也是一種歸屬與安全感的需求。然而一如我在北捷事件後所寫的〈標籤〉一文。

  貼標籤的行為,在我眼裡是個分別「你們我們」、「我們他們」的手段。可是當愈來愈多的標籤往一個人的身上貼、當分化愈分愈細,會不會發現最後的那個標籤,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?。

  人不可能真正的客觀,我們所構築的邏輯與世界,都是腦中「自認為」的樣子,因此帶著個人的立場與色彩,無可避免。

  我會期許自己,在能力所企及的影響範圍之內,別讓歧視以及刻板印象更加擴大。故在部落格裡的用字遣詞,我都思量再三。要求自己,盡量別讓讀者在這裡看到諸如,「女生就是要喜歡粉紅色啊!(常見於勸敗推坑放火開箱文)」或「女生就是要溫柔嘛~(常見於兩性感情教學文,所以男生不用嗎?)」的言論,除了我大概可以說是「非典型」的女生(一個有趣的問題,那什麼叫「典型的女生」?)外,也是因為自己承受過同樣這樣的言論。

  從形容胸部的「飛機場」、「太平公主」,到身高的「妳長這麼高,會有很多男生不敢追妳」(167cm確實高於目前臺灣女性的平均身高,但後面那句的邏輯性何在?),「臺灣人就是要會講台語」(可是我客家人捏……還有原住民怎麼辦?他們就不是臺灣人嗎?多元文化、彼此尊重難道不行嗎?非得要因此塑造對立……),以及好像從來沒聽過會拿來形容男生的,「妳太有主見」。

  我並不奢望被所有人喜歡,也尊重並接受有人不喜歡自己的這個事實。可是,有些人似乎並非如此,因此得把我塑造成「他喜歡的樣子」,否則在他的世界裡,我就是異端

  時刻留意自己的用字遣詞,確實在初期會有些綁手綁腳,如邯鄲學步一般、忘了怎麼說話。然而如果換個角度,把自己換成文中所指的對象,我是不是可以接受這樣的評論?如果不行、覺得不舒服,那就替換掉,尋找其他溫和一點的用語,加個「可能」、「或許」,來保留不確定性與緩衝空間,並且只針對「事件」發言。因為我的理所當然,並不一定是他人的日常。而我永遠不知道,對著人說出去的話,會不會成為傷害別人的利刃。

  當然這樣的發言,一點都不夠聳動。更沒辦法下個「讓男人喜歡的X種方式」之類的標題,可是我認為人不能這樣輕易劃分,我也不喜歡被簡單的歸類。這是我的選擇,所以這也是我得付出的代價。因為我堅信這是讓每個人都可以活出真正自己的方式之一,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。為了符合社會的觀點,女生得裝笨、男生不能表現脆弱……「讓每個人活出真正的自己」,是我的目標與理想,是蠻天真的也很理想化,但有時候讓我覺得難過與不解的地方在於,「為什麼這只是理想,難道你不希望嗎?」

  在男人女人、同性戀異性戀的分別之外,有一個更大的集合將我們包含在內。我們都是人。即便對方是在電腦螢幕之後,可他也是一個活生生、有血有肉、會哭會笑的人,和我一樣。

  一旦傷害造成,並不是幾個推或是一次的紫爆就能船過水無痕,這也是為什麼,我在2012年9月7日看完《BBS鄉民的正義》後,在自己的FB上這麼寫,「女主角沒有真的跳下去,是全片最大的敗筆。」

  以為記。

[ 日記 ] 又不只是日記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