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時事】不是文創載不動臺北城,是臺北城撐不起文創

文/小元

  這篇文的起因,是我看到這篇文章……新世代觀點:「文創」載不動台北城。(原載於風傳媒、若連結失敗,可試試match生活網

  內文我基本上是同意,但標題下的有問題,把因果關係弄反了。

  所謂的文創,應該是在根據既有的歷史文化,做出一些衍生商品,故宮的「朕知道了」紙膠帶會爆紅,是因為有那個歷史(清朝康熙皇帝的真人真事),才能有這個商品的成功,不然做個「我知道了」,會有這麼大的迴響嗎?(推薦閱讀:日星鑄字行──從鉛字,體會漢字之美

  現在有不少打上「設計」的產品,看起來漂漂亮亮、光鮮亮麗,可是,背後的故事很淺、撐不起那個商品,所以其他人看了會覺得很空虛,或是「喔,就這樣?」。

  之前那個「台灣流行音樂發展行動計畫」的政策也是,看了差點沒吐血……不用等到104年(計劃從99-104)我現在就敢講:最後一定是以失敗收場。

  能紅好幾年的創作型歌手,幾乎從小就學音樂;有實力的演員,很多都是從「不能NG」的劇場起家;用電繪畫圖畫得好的繪師,通常也都是從素描、水彩開始學起,雖然電腦可以模仿出各種筆觸顏色,但若沒有對於物體的掌握、配色的概念,怎麼知道要畫什麼、要用什麼顏色?

  有那個底子之後,才能不斷變化、不斷推陳出新,否則永遠都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、學得永遠只是表面而已。

  文化、創意、藝術,其實說穿了就是「美」,但偏偏這是臺灣目前最欠缺的。馬路都舖成像越野道路、排水溝還是一下雨就淹這種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都做不好了,試問這個國家要怎麼到「美」、到藝術的境界?

  我喜歡文具、現在寫字幾乎都是用鋼筆,就我的瞭解與經驗,文具控手上的入門款鋼筆不是日製(PilotSailor)、就是德製(Lamy);紙也是,日製(常見的手帳品牌:Hobo、midori)、義製(MOLESKINE)佔了大宗。

  紙膠帶,霸主mt是許多人入坑的第一捲紙膠,但mt其實是做捕蠅紙起家的……聽起來很俗、很low?那又怎樣?轉型成功之後,現在在文創界雄霸一方、風靡全世界,產品也不斷地在推陳出新。其他常見的品牌還有Round top、Mark’s(皆日製),臺灣也有不錯的品牌,像是菊水Kikisui跟知音。

  但有沒有差?我也得說有。之前在文具板我辦過贈送活動(詳見:[贈送] 書籤+紙膠帶分裝),分裝各種品牌的紙膠帶39次之後,到後來,我用摸就知道是哪家,日製(日製品牌我目前只有mt)的品質真的最好、好撕好黏,膠帶表面也光滑。

  臺灣有沒有做鋼筆做紙的?有,鋼筆:SKB、紙:iPaper。但一兩店間的力量太小了,離產業還差得遠……

  筆記本今年用的是MUJI(看,又是日本品牌),寫完了,因此我昨天到台中的iPaper想去買新的筆記本,一試寫之後……知道臺灣有這麼好的紙,我都要感動到落淚了。

  鋼筆因為運作原理跟一般原子筆不一樣,因此一般常見的影印紙、筆記紙,幾乎都hold不住,寫下去非暈即透。雖然才剛起步,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,但知道這是臺灣少有的不錯品牌,因此我會盡自己所能支持他們,也在iPaper入手明年的隨身手帳。iPaper逢甲店遊記

  在文創產業來說,我是一個消費者、不是生產跟製造,但我盡自己所能去支持認真經營、用良心跟真心在做事的好品牌。

  絕對不只是有高科技產業才是產業,小小一隻筆、一捲紙膠帶,的確沒多少錢,可是賣到全世界,讓全世界的人人手一捲一枝(而且通常不會只有一枝一捲……),不也是一種產業跟競爭力?

想以文創為賣點之前,請先發掘、強化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與歷史,否則永遠只能跟風、做個copycat。而除了便宜之外,我想不出任何支持仿冒品、盜版的理由。

延伸閱讀
日星鑄字行──從鉛字,體會漢字之美(5/2張老闆導覽場)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